绿色顾名思义,绿色开采、清洁利用、矿山生态修复等,都离不开绿色发展范畴。
在过去一年的全国发电量中,来自风电光伏的发电量占比提高了2.2个百分点,国家发改委将采取综合措施来缓解输入性通胀的影响。如何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,具体说就是三个着力、一个守好,着力增加产能,着力加强储备,着力保供稳价,坚决守好民生用能底线。
但总体上看影响是可控的。着力增加产能、着力加强储备、着力保供稳价,坚决守好民生用能的底线。国家发改委将加快推进2亿吨以上政府可调度的煤炭储备能力建设,新增50亿立方米以上天然气储气设施,加快推进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3亿千瓦以上的能力尽快形成,同时引导重点能源生产企业和能源的大用户加强社会责任储备。我国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%,燃煤发电量占60%左右,煤价稳则电价稳,能源价格的基本盘就稳。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,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,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、囤积居奇、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,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,将予以坚决打击。
增就是增产能、增产量、增储备、增供应,稳就是稳进口、稳价格、稳预期。要坚决做到非极端情形不限电、不限气,极端情形限电不拉闸、限气不关阀,通过这样一些综合措施,来确保能源安全可靠供应,让人民群众和所有的能源用户放心。(二)工作原则 ——接续攻坚,久久为功。
(五)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高效利用。试点建设3至5个无废园区。完善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体系,及时稳妥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。强化生态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。
坚持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,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,创新配额总量控制和有偿分配机制,做好与全国碳市场的衔接,承建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构。依法依规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。
紧抓环境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头,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协同控制,优化污染治理工艺和技术路线,加快结构调整、布局优化和绿色升级。持续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,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,主动靠前深化区域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,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成果共享。进一步强化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,逐步将市级督察范围扩大至市有关部门、有关市属国有企业,确保例行督察、日常督察、专项督察和派驻督察有效衔接、形成合力,强化督察问责、形成警示震慑、推进工作落实、实现标本兼治。严控建设用地环境风险,合理规划土地用途,督促用途变更地块依法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,鼓励提前开展调查评估、风险管控及修复。
加强流域联保联治,推进潮白河、永定河、大清河等流域综合治理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监督。研究完善重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机制,健全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差异化减排措施,动态更新应急减排清单,依法严厉打击不落实应急减排措施行为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根本目的,集中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,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
(二十四)提高监管效能。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管控,统筹河湖及其滨带生态环境治理,探索水土流失防治新模式。
引导生态涵养区绿色发展,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,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模式,加快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。动态清理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环境问题,深入实施农村水源地环境整治,提升水源地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。
持续推进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。(三十)强化队伍建设。深入推动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,不断壮大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力量。实施氮氧化物减排专项行动,推进重点行业、重点领域氮氧化物减排,积极推动燃油锅炉、老旧燃气锅炉绿色化改造,推进老旧家用燃气壁挂炉更新升级。(十三)巩固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。深入推进农业全程绿色防控,实现农药化肥减量增效,农药、化肥利用率分别达到45%、43%,推动农药使用强度持续下降。
按照国家部署,深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,加强应急联动,基本消除重污染天。加强陆生、水生野生动植物及栖息地保护,强化湿地资源监督管理。
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宣传普及。完善价格政策,严格落实国家高耗能、高排放行业的差异化电价政策,完善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政策。
统筹实施地表水、土壤、地下水环境风险协同防控,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,实施地下水污染修复(防控)试点示范,定期评估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。聚焦夏秋季臭氧污染,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减排。
建立健全以污染源自动监控为主的非现场监管执法体系,强化关键工况参数和用水用电等控制参数自动监测。深化餐饮油烟治理专项行动,加强商务楼宇、经营性餐饮单位日常监管执法,研究推动家用高效抽油烟机替代。(二十五)构建服务型科技创新体系。六、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(十八)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。
——系统保护,区域协同。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 (2022年3月24日) 为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》,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,结合实际,提出如下实施意见。
强化两线三区全域管控、三线一单分区管控,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减量提质,到2025年,生态控制区面积力争达到市域面积的75%。严守安全底线,确保首都辐射环境安全。
(六)加快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发展。三、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 (八)着力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。
持续加强环境问题综合整治,深化牵头部门统筹抓总,行业主管部门负责,市、区、街道(乡镇)三级执法的监管模式,有效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。建立完善小微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。各区、市有关部门每年向市委、市政府报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情况。稳步推进煤改电油改电气改电,加快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进程。
到2025年,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超过14.4%。统筹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,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,建立生物多样性数据库。
积极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,在石化、汽车制造等重点行业以及机场等重点区域基本实现清洁运输。到2025年,农村生活污水得到全面有效治理,基本消除小微黑臭水体。
深入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,加大技术、政策和管理创新力度,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综合治理、系统治理、源头治理,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。(二十九)强化宣传引导。